關於「(月真)脹」的解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3-09-15

名詞介紹


(月真)脹,病證名。

1.指胸膈或上腹部脹滿不適。《素問.厥論》:「太陰之厥,則腹滿(月真)脹,後不利,不欲食,食則嘔,不得卧。」《素問.陰陽應象大論》:「濁氣在上,則生(月真)脹。」張介賓類經》註雲:「濁陰主降,陰滯於上而不能降,故為(月真)脹。」多因脾虛失於健運,氣機失於和降所致,當予健脾調中。

2.指氣脹尤怡謂:「(月真)脹,即氣脹。」參見該條。

(月真)脹,是指胸膈或上腹部脹滿不適的一種病證。《素問.厥論》中記載:「太陰之厥,則腹滿(月真)脹,後不利,不欲食,食則嘔,不得卧。」《素問.陰陽應象大論》中也提到:「濁氣在上,則生(月真)脹。」張介賓在《類經》中註解道:「濁陰主降,陰滯於上而不能降,故為(月真)脹。」由此可見,(月真)脹多因脾虛失於健運,氣機失於和降所致。因此,治療(月真)脹時,應當以健脾調中為主。

此外,尤怡還認為:「(月真)脹,即氣脹。」這一觀點與《素問.厥論》中所述的「太陰之厥,則腹滿(月真)脹」是一致的。因此,(月真)脹與氣脹是同一種病證。

(月真)脹的臨床表現主要有胸膈或上腹部脹滿不適,噯氣矢氣腹脹大便不暢等。治療時,應當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,辨證施治。如果是脾虛氣滯所致的(月真)脹,可以用健脾理氣藥物進行治療;如果是痰濕阻滯所致的(月真)脹,可以用化痰散結的藥物進行治療;如果是肝氣鬱結所致的(月真)脹,可以用疏肝理氣的藥物進行治療。

(月真)脹的預後一般良好,但如果治療不當,也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。因此,患者在治療期間,一定要遵醫囑,按時服藥,並注意飲食調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