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中醫典籍《四聲本草》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四聲本草

四聲本草,又稱四聲本草經,是唐代肖炳所著的一部藥學著作。該書共四卷,收載藥物1600多種,分為上、中、下三卷,每卷按藥物的四聲韻分類排列,便於查閱。原書已佚,部分佚文見於《證類本草》等書中。

編撰體例

四聲本草的編撰體例,是將本草藥物按其名稱的四聲韻分類排列,每卷按一聲、二聲、三聲、四聲依次排列。例如,第一卷收載的藥物名稱以“一聲”開頭的,如“阿膠”、 “赤石脂”、 “大黃”、 “當歸”等;第二卷收載的藥物名稱以“二聲”開頭的,如“白朮”、 “白礬”、 “白芍”、 “柴胡”等;第三卷收載的藥物名稱以“三聲”開頭的,如“蒼耳子”、 “川芎”、 “大棗”、 “當歸”等;第四卷收載的藥物名稱以“四聲”開頭的,如“附子”、 “甘草”、 “桂枝”、 “人參”等。

特點與影響

  • 便於查閱:藥物名稱按四聲韻分類排列,方便查找相應藥物。
  • 便於記憶:藥物名稱按四聲韻分類排列,有助於記憶藥物名稱和功效。
  • 便於辨別:藥物名稱按四聲韻分類排列,可根據聲韻辨別藥物的真偽。

影響後世藥學

四聲本草的編撰體例對後世藥學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。明代李時珍在編撰《本草綱目》時,參考了四聲本草的編撰體例。四聲本草是中國古代藥學著作中較早採用四聲分類的一部書籍,對藥學的發展有重要貢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