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中醫典籍《針灸全生》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針灸全生

《針灸全生》是清代醫家肖福庵所著的針灸著作,也被稱為《同人針灸》。全書共分為兩卷,第一卷介紹了人體的經絡穴位,並附有圖解和歌訣;第二卷則對各種疾病的針灸治療方法進行了論述。儘管全書內容簡要,但條理清晰,是一部難得的針灸學專著。

以下是《針灸全生》中關於人體經絡穴位的部分內容:

人體的經絡就如同樹的枝葉、網的絲線,遍佈於全身,無所不到。經絡分為十二正經、奇經八脈、十二經別、十二經筋和十二皮部等。十二正經是人體最重要的經絡,分為手三陰經、手三陽經、足三陰經和足三陽經。手三陰經包括手太陰肺經、手厥陰心包經和手少陰心經;手三陽經包括手陽明大腸經、手少陽三焦經和手太陽小腸經;足三陰經包括足太陰脾經、足厥陰肝經和足少陰腎經;足三陽經包括足陽明胃經、足少陽膽經和足太陽膀胱經。奇經八脈是人體的輔助經絡,包括任脈、督脈、沖脈、任脈、帶脈、陰蹻脈、陽蹻脈、陰維脈和陽維脈。十二經別是十二正經的分支,分佈於人體的四肢、胸腹、頭面等部位。十二經筋是十二正經的筋肉附屬組織,分佈於人體的四肢、胸腹、頭面等部位。十二皮部是十二正經在皮膚上的分佈區域,同樣分佈於人體的四肢、胸腹、頭面等部位。

人體共有三百六十五個穴位,分佈於身體的四肢、胸腹、頭面等部位。穴位是經絡的終點,也是進行針灸治療的地方。穴位又可以分為井穴、腧穴、經穴、合穴、五輸穴、六輸穴、八會穴、十二原穴、十二經絡穴、十五絡穴、十二經筋穴和十二皮部穴等。井穴是十二正經的起始穴位,腧穴是十二正經中主要的穴位,經穴是十二正經中常用的穴位,合穴是十二正經的交會穴位,五輸穴是十二正經上五個重要的穴位,六輸穴是十二正經上六個重要的穴位,八會穴是十二正經上八個重要的穴位,十二原穴是十二正經的起始穴位,十二經絡穴是十二正經中常用的穴位,十五絡穴是十二正經的絡穴,十二經筋穴是十二正經筋上常用的穴位,十二皮部穴是十二皮部的常用穴位。

《針灸全生》是一部重要的針灸學專著,對後世的針灸學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以下是《針灸全生》中關於針灸治療疾病的部分內容:

針灸治療疾病的方法包括補法、瀉法、平補平瀉法、寒熱溫涼法和補瀉兼施法等。補法是使用補穴位來治療虛證,瀉法是使用瀉穴位來治療實證,平補平瀉法則是結合補瀉兩種方法來治療虛實夾雜的證候,寒熱溫涼法是使用寒、熱、溫或涼的針灸方法來治療不同的疾病,補瀉兼施法則是使用補瀉兩種方法來治療難治的疾病。

針灸治療疾病時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、體質、年齡等因素來選擇適當的穴位和針灸方法。針灸治療疾病也有一定的禁忌症,例如孕婦、心臟病患者、出血性疾病患者等,不宜接受針灸治療。

《針灸全生》是一部難得的針灸學專著,對後世的針灸學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對大家學習針灸學有所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