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中醫典籍《診脈三十二辨》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《診脈三十二辨》是清代醫家管玉衡所著的脈學著作。全書共分三十二篇,論述了診脈大法,以浮、沉、遲、數、滑、澀六脈為綱領。書中還介紹了二十九脈的陰陽所屬及形象,並詳細辨析十二經脈的源流、循行及病狀,對切脈法也做了深入探討。

以下是《診脈三十二辨》的內容摘要:

  • 第一篇:論脈之大法

本篇論述了診脈的一般原則和方法,指出診脈要以六脈為綱領,並根據脈象的變化來辨別疾病的性質和病情。

  • 第二篇:論浮沉遲數滑澀

本篇論述了浮、沉、遲、數、滑、澀六脈的臨床意義,指出浮脈多見於外感風熱、內傷氣虛等病症;沉脈多見於內傷痰飲、氣血虧虛等病症;遲脈多見於陰寒內盛、陽氣不足等病症;數脈多見於陰虛陽亢、氣血兩虛等病症;滑脈多見於痰濕、水飲、氣血瘀滯等病症;澀脈多見於血虛、氣滯、寒凝等病症。

  • 第三篇:論二十九脈

本篇論述了二十九脈的陰陽所屬及其形象,指出二十九脈各有其特點,臨床上要根據脈象的變化來辨別疾病的性質和病情。

  • 第四篇:論十二經脈源流循行及病狀

本篇論述了十二經脈的源流、循行及病狀,指出十二經脈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,其病變與人體臟腑、經絡的功能失調有關。

  • 第五篇:論切脈法

本篇論述了切脈的方法和注意事項,指出切脈要以中指為主,切脈時要輕重適度,切脈的部位要根據不同的病症而定。

《診脈三十二辨》是一部重要的脈學著作,對後世脈學的發展有深遠影響。它的內容全面、系統,論述精闢、詳實,是研究脈學的重要參考資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