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中脘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中脘穴

中脘穴是中醫經絡學中的穴位之一,出自《針灸甲乙經》。又名中管,上紀、太倉、胃脘。中脘穴位於臍中上4寸的上腹部的前正中線上,屬於任脈的穴位。

中脘穴與任脈、手太陽和少陽、足陽明之會。它也是胃的募穴和八會穴之腑會。該穴位布有第七肋間神經的前皮支和腹壁上的血管。

中脘穴主治胃痛、嘔吐、呃逆、反胃、腹痛、腹脹、泄瀉、痢疾、疳疾、黃疸和水腫等症狀。針灸可直刺穴位1-1.5寸,艾灸可用艾炷灸5-10壯或艾條灸15-30分鐘。

中脘穴屬於任脈,任脈具有調和陰陽、滋養臟腑、調理氣血的功能。中脘穴是任脈、手太陽和少陽、足陽明之會,也是胃的募穴和八會穴之腑會。它能夠調理脾胃、和胃降逆、清熱化濕、止痛。

現代研究表明,中脘穴具有多種作用,包括調節胃腸功能、促進胃液分泌、增強胃動力、抑制胃酸分泌、鎮痛、抗炎和提高免疫力等。

臨床上,中脘穴常用於治療胃痛、嘔吐、呃逆、反胃、腹痛、腹脹、泄瀉、痢疾、疳疾、黃疸和水腫等病症。它常與其他穴位如足三里穴、天樞穴、公孫穴、內關穴等配伍使用,以提高療效。

在施術中要注意,中脘穴位於腹部,不可深刺,以免損傷內臟。

總而言之,中脘穴在中醫經絡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,具有多種調理脾胃、和胃降逆、清熱化濕、止痛的作用。在臨床上常用於治療胃痛、嘔吐、呃逆、反胃、腹痛、腹脹、泄瀉、痢疾、疳疾、黃疸和水腫等病症。合理的配伍使用可以顯著提高療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