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癉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,中醫名詞。也可讀作「疸」。

  1. 。《素問.奇病論》:「此五氣之溢也,名曰脾癉。」
  2. 濕熱。《素問.脈要精微論》:「癉成為消中。」

癉(疸)是一種以黃疸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。《素問.玉機真臟論》中記載:「肝傳之脾,病名曰脾風,發癉,腹中熱,煩心出黃。」可見,癉的病因與肝、脾有關。肝主疏泄,脾主運化,肝脾功能失調,可導致氣機不暢,水濕停聚,從而形成濕熱。濕熱蘊結,可侵犯脾胃,導致脾胃運化失常,水濕內停,從而出現黃疸。

癉的臨床表現主要有:發熱、黃疸、腹脹、腹痛、食慾不振、噁心、嘔吐、便祕等。其中,黃疸是癉最主要的臨床表現。黃疸的程度因人而異,輕者僅表現為皮膚、黏膜、鞏膜輕度發黃,重者可出現全身皮膚、黏膜、鞏膜均呈現黃色,甚至出現尿色深黃、大便色淺等。

癉的治療以清熱利濕、涼血解毒為主。常用方劑有茵陳蒿湯、龍膽瀉肝湯、大柴胡湯等。此外,還可配合針灸、推拿、拔罐等中醫外治法進行治療。

癉是一種常見的疾病,但如果治療不當,可導致嚴重的後果。因此,一旦出現癉的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