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足通谷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足通谷(積谷)

足通谷,又名通谷穴,是足太陽膀胱經的滎穴,位於足外側,足小趾本節的前方,赤白肉際處。足通谷穴具有疏通經脈、清熱解毒、活血化瘀、止痛止血的功效,主治頭痛、目眩、項強、癲狂、鼻衄等症。

足通谷穴的取穴方法為:正坐或仰臥位,曲曲足趾,在足小趾本節的前方,赤白肉際處取穴。

足通谷穴的針刺方法為:直刺0.3-0.5寸,可灸。

足通谷穴的艾灸方法為:艾炷灸3-5壯;或艾條灸5-10分鐘。

足通谷穴的功效主治為:頭痛,目眩,項強,癲狂,鼻衄等症。

足通谷穴在臨床上的應用較為廣泛,常用於治療頭痛、目眩、項強、癲狂、鼻衄等症。現代研究表明,足通谷穴具有鎮痛、抗炎、抗菌、抗腫瘤等作用。

足通谷穴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,但在臨床使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:

  1. 足通谷穴為足太陽膀胱經的滎穴,具有疏通經脈、清熱解毒、活血化瘀、止痛止血的功效,但不宜長期使用,以免損傷經脈。
  2. 足通谷穴位於足外側,皮膚較薄,針刺時應注意深度,以免損傷神經和血管。
  3. 足通谷穴為多氣多血之穴,針刺時應緩慢捻轉,以免出現暈針、惡心、嘔吐等不適症狀。
  4. 足通谷穴為強刺激穴位,孕婦及月經期婦女不宜針刺。
  5. 足通谷穴為禁忌穴,有出血性疾病、心臟病、高血壓等患者不宜針刺。

在使用足通谷穴時,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,選擇合適的針刺方法和刺激強度,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