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低熱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低熱的分類與特點

低熱是指身體自覺發熱,但熱勢不高,一般體溫在37.5-38℃之間。傳統醫學文獻中並沒有明確的「低熱」一詞,但其中描述的微熱、內熱、手足煩熱等都屬於低熱的範疇。與此相似的此外,潮熱也可能表現為低熱症狀,這兩種情況有時也可以同時存在。

以下是幾種常見的低熱分類及其主要特點:

  1. 肺胃陰虛低熱:低熱不退、乾咳、嗽痰少、痰中帶血、喉嚨乾燥或聲音嘶啞、口乾舌燥且渴、體重減輕、食慾不振、大便祕結、舌紅少苔或無苔、脈搏細數或虛弱。

  2. 肝腎陰虛低熱:低熱不退、手足心熱、面部紅潤、口乾喉燥、頭暈目眩、精神疲倦、失眠多夢、耳鳴、舌紅少苔或無苔、脈搏弦細或細數。

  3. 氣虛低熱:低熱不退、氣短乏力、身體疲倦、說話不多、運動後容易出汗、舌質淡嫩、脈搏虛大。

  4. 陽虛低熱:低熱不退、喜歡穿衣服、身體感到寒冷、四肢不暖和、頭暈、愛睡覺、腰膝痠痛、舌質淡胖、常有齒痕、舌苔白潤、脈搏沉細或浮大無力。

  5. 氣鬱低熱:低熱病勢常隨情緒變化而起伏、情緒低落、煩躁易怒、胸脅悶悶不舒服、口苦、食慾減少、大便祕結、舌紅、舌苔薄黃、脈搏弦數。

  6. 血癌低熱:午後或晚間低熱、口乾喉燥、但不喜歡嚥咽、身體或關節有固定疼痛或腫塊、面色蒼白或晦暗、皮膚粗糙、甚至肌膚指甲出現異常、舌質青紫或有斑點、斑點、脈搏弦或有澀感。

  7. 濕鬱低熱:低熱病勢午後最嚴重、胸悶、食慾不振、身體沉重、嘔吐或飲水後立即嘔吐、大便稀薄或黏滯不暢、舌苔白膩或黃膩、脈搏濕滑數。

肺胃陰虛低熱與肝腎陰虛低熱的主要不同點在於陰虛的部位不同。前者主要是肺胃的陰虛,主要是溫病或溫熱後期的結果。陰虛導致內部有熱感,所以會出現低熱症狀。咳嗽無法止住、痰量少、甚至有血絲在痰中、喉嚨乾燥或聲音嘶啞等症狀主要是由於肺陰不足,無法濡養所致。

口乾舌燥且渴、大便幹結、食慾不振,則是胃陰不足,大腸失去潤滑的表現。主要特點是肺陰虛病症如乾咳痰少、喉嚨乾燥以及胃陰虛病症如口乾舌燥、食慾不振等共同出現。

肝腎陰虛低熱可以在多種溫病後期觀察到,疾病位於肝腎。溫熱邪氣停留時間長久,已消耗人體真陰,肝腎失去養分,陰虛引發內部熱感,所以出現低熱。陰精不足導致頭暈乏力、口乾喉燥,虛熱上攻而引發面部紅腫,肝陰不足導致失去滋養眼睛而引發眼睛眩暈,腎精不足導致耳朵失去滋養而引起耳鳴,肝腎陰虛無法上濟心,所以失眠多夢。

除了病變位置不同,病情程度也存在差異。前者只是影響了津液,後者影響到陰精。治療方法也不同,前者應該滋養肺胃的陰虛,所以可以選擇使用沙參麥門冬湯,後者應該滋養腎養肝,所以可以選用加減的杞菊地黃湯。

氣虛發熱與陽虛低熱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以氣虛為主,多見於過度勞累、飲食失調,導致氣虛,從而引起陽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