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陽明蓄血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陽明蓄血

陽明蓄血是一種病名,是由傷寒的陽明熱邪與宿瘀相結合所形成的蓄血證。根據《傷寒溯源集》所述。在《傷寒論.辨陽明病脈證並治》中提到:陽明蓄血的患者常常有喜忘的症狀,這是因為體內長期積聚了瘀血的緣故。此外,患者的大便雖然祕結,但排便卻反而比較容易,且顏色通常呈黑色,可以考慮讓患者服用抵當湯。

陽明蓄血的臨床表現主要有:

  1. 發熱、面赤、口渴、大便乾結、小便短赤、舌質紅、苔黃、脈搏洪大。
  2. 喜忘、神志不清,甚至出現昏迷。
  3. 大便呈黑色,質地黏稠。
  4. 抵當湯是治療陽明蓄血常見的方劑之一。

治療陽明蓄血時的原則是清熱解毒、活血化瘀。常用的方劑包括抵當湯、桃仁承氣湯、大黃蟅蟲丸等。

陽明蓄血的預後一般良好,但如果治療不及時,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後果,甚至危及生命。

在飲食方面,陽明蓄血患者應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,多吃蔬菜水果,減少辛辣油膩的食物攝入。此外,患者還需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
陽明蓄血是一種嚴重的疾病,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,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