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中醫典籍《楊敬齋針灸全書》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《楊敬齋針灸全書》是一本針灸著作,又名《祕傳常山敬齋楊先生針灸全書》,共分為兩卷,於1591年刊行,作者為陳言。本書與徐鳳的《針灸大全》基本相同,但各章節的編排次序不同。雖然本書在文字校勘方面存在一些錯誤,但它增加了許多病證的針灸穴位圖,達到104幅,具有獨特的特色,因此提高了該書的價值。1949年後有影印本。

對於針灸的討論,首先需要了解經絡,然後才能知道穴位的選擇。經絡是人體的主要通道,主要分為十二經脈、奇經八脈、十二經別、十二經筋、十二皮部和三百六十五個穴位。十二經脈包括手太陰肺經、手厥陰心包經、手少陰心經、手陽明大腸經、手少陽三焦經、足太陰脾經、足厥陰肝經、足少陰腎經、足陽明胃經、足少陽膽經、任脈和督脈。奇經八脈包括任脈、督脈、沖脈、帶脈、陰蹺脈、陽蹺脈、陰維脈和陽維脈。十二經別包括手太陰肺經別、手厥陰心包經別、手少陰心經別、手陽明大腸經別、手少陽三焦經別、足太陰脾經別、足厥陰肝經別、足少陰腎經別、足陽明胃經別、足少陽膽經別、任脈別和督脈別。十二經筋包括手太陰肺經筋、手厥陰心包經筋、手少陰心經筋、手陽明大腸經筋、手少陽三焦經筋、足太陰脾經筋、足厥陰肝經筋、足少陰腎經筋、足陽明胃經筋、足少陽膽經筋、任脈筋和督脈筋。十二皮部包括手太陰肺皮部、手厥陰心包皮部、手少陰心皮部、手陽明大腸皮部、手少陽三焦皮部、足太陰脾皮部、足厥陰肝皮部、足少陰腎皮部、足陽明胃皮部、足少陽膽皮部、任脈皮部和督脈皮部。三百六十五個穴位包括手太陰肺經穴、手厥陰心包經穴、手少陰心經穴、手陽明大腸經穴、手少陽三焦經穴、足太陰脾經穴、足厥陰肝經穴、足少陰腎經穴、足陽明胃經穴、足少陽膽經穴、任脈穴和督脈穴。

在針灸治療中,需要考慮虛實寒熱、陰陽表裡、五行生剋、經絡臟腑、氣血筋骨和病證治療等因素。針灸方法包括平補平瀉、平補斜瀉、平瀉斜補、補瀉兼施、補瀉並行、補瀉相反、補瀉相成、補瀉相兼和補瀉相隨。針灸方法涉及手法、足法、指法、腕法、肘法、肩法、肘後法、背法、腰法、腿法、膝法和足法。針灸方法還包括淺刺、深刺、平刺、斜刺、透刺、提刺、捻刺、旋刺、分刺、合刺、連刺、點刺、補刺和瀉刺等。

以上為《楊敬齋針灸全書》的相關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