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中醫典籍《藥性歌括四百味白話解》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《藥性歌括四百味》又名《藥性歌》,是明代龔廷賢所著的一部藥學著作。全書共四百首四言歌訣,對中藥的性味、歸經、功效等作了簡明扼要的概述。

本書對原文進行了必要的修改,並刪去了不切實用的內容,增入了語譯註解,同時對不常見的難字,加註漢語拼音,便於讀者學習。

以下是本書的內容摘要:

一、性味

中藥的性味,是指中藥的寒、熱、溫、涼四性和甘、酸、苦、辛、鹹五味。

  • 寒性藥能清熱、瀉火、解毒、止痛;
  • 熱性藥能溫中、散寒、除濕、止痛;
  • 溫性藥能補火、助陽、散寒、止痛;
  • 涼性藥能清熱、瀉火、解毒、止痛。
  • 甘味藥能補益、和中、緩急、止痛;
  • 酸味藥能收斂、固澀、止汗、止瀉;
  • 苦味藥能燥濕、清熱、瀉火、解毒;
  • 辛味藥能發散、行氣、止痛、溫中;
  • 鹹味藥能軟堅、散結、利水、通便。

二、歸經

中藥的歸經,是指中藥進入人體後,主要作用於哪些臟腑經絡。

中醫認為,人體有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,每條經脈都與某些臟腑相通。中藥通過作用於這些經脈,可以治療相應的臟腑疾病。

三、功效

中藥的功效,是指中藥對人體所產生的各種作用。

中藥的功效有很多,常見的有清熱、瀉火、解毒、止痛、溫中、散寒、除濕、補火、助陽、收斂、固澀、止汗、止瀉、燥濕、沖淋、軟堅、散結、利水、通便等。

四、用法用量

中藥的用法用量,是指中藥的煎煮方法、服用方法和用量。

中藥的煎煮方法有水煎、酒煎、醋煎、童便煎等;服用方法有內服、外用、泡酒、泡茶等;用量一般以生藥計,也有以製成品的重量計的。

五、注意事項

中藥在使用過程中,要注意以下幾點:

  1. 要辨證施治,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,選擇適合的中藥。
  2. 要遵醫囑服藥,不要擅自加減藥量或停藥。
  3. 有些中藥有毒性,在使用時要注意用量。
  4. 有些中藥有副作用,在使用時要注意觀察身體的反應。
  5. 有些中藥不能與其他藥物同時服用,在使用時要注意避免。

六、禁忌

中藥有一定的禁忌,在使用時要注意以下幾點:

  1. 孕婦、哺乳期婦女、兒童、老年人等特殊人羣,在使用中藥時要特別注意。
  2. 有某些疾病的人羣,在使用中藥時要特別注意。
  3. 對某些中藥過敏的人羣,在使用中藥時要特別注意。

七、注意事項

中藥在使用過程中,要注意以下幾點:

  1. 要選擇正規的藥店購買中藥。
  2. 要注意中藥的保質期。
  3. 要注意中藥的貯藏方法。
  4. 要注意中藥的服用方法。
  5. 要注意中藥的禁忌。
  6. 要注意中藥的相互作用。

補充知識

  • 寒熱溫涼四性:寒性藥是寒涼的藥物,可以降溫,用於清熱等;熱性藥是熱的藥物,可以溫濕,用於驅寒等;溫性藥具有保暖作用,用於補氣等;涼性藥通常用於清熱解毒、瀉火等。

  • 甘酸苦辛鹹五味:甘味藥具有滋養作用,用於補益等;酸味藥具有收斂作用,用於固澀等;苦味藥能疏散燥熱,用於清熱解毒等;辛味藥能發散行氣,用於疏風寒等;鹹味藥能滋潤散滯,用於通便等。

  • 十二經脈:太陽之經、太陰之經、少陽之經、少陰之經、陽明之經、陰明之經、厥陰之經、少陰之經、任脈、督脈、衛外之經、經脈。

  • 奇經八脈:任脈、督脈、陰蹻脈、陽蹻脈、陽路之脈、陰路之脈、陽網脈、陰網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