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陰包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陰包穴

陰包穴是足厥陰肝經的穴位,出自《針灸甲乙經》。陰包穴位於大腿內側,位置在股骨內上髁上4寸處,位於股內肌與縫匠肌之間。陰包穴的周圍有股前皮神經及閉孔神經前支的分佈,深層外側有股動脈、靜脈,以及旋股內側動脈淺支。

陰包穴主治月經不調、小便不利、遺溺、尿閉等症狀。針刺陰包穴時,可直接插入1-1.5寸,以及艾炷灸3-5壯,或者艾條灸5-10分鐘。

以下是古籍對陰包穴的記載:

  • 《針灸甲乙經》:“陰包,在股內廉,當股骨內上髁上四寸,股內肌與縫匠肌之間。”
  • 《千金翼方》:“陰包,在股內廉,當股骨內上髁上四寸,股內肌與縫匠肌之間,主月經不調,小便不利,遺溺,尿閉,陰腫,陰痛。”
  • 《針灸大成》:“陰包,在股內廉,當股骨內上髁上四寸,股內肌與縫匠肌之間,主月經不調,小便不利,遺溺,尿閉,陰腫,陰痛。”

陰包穴在臨床上的應用如下:

  • 月經不調:陰包穴作為足厥陰肝經的穴位,通過疏肝理氣,調節月經進而緩解痛經的症狀。
  • 小便不利:針刺陰包穴能夠疏通經絡,活血化瘀,利水消腫,改善排尿困難的情況。
  • 遺溺、尿閉:針刺陰包穴能夠疏通經絡,活血化瘀,利水消腫,改善遺溺、尿閉的症狀。
  • 陰腫、陰痛:針刺陰包穴能夠疏通經絡,活血化瘀,利水消腫,改善陰部腫脹和疼痛的症狀。

總結而言,陰包穴作為足厥陰肝經的穴位,具有疏肝理氣、調經止痛、利水消腫的功效。在臨床上可以應用於治療月經不調、小便不利、遺溺、尿閉、陰腫、陰痛等相關症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