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嚇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嚇癰(Hè Yōng)

嚇癰(音賀癰),又稱赫癰,是一種在臍週三寸處的建裡穴發生的腹皮癰。其病名源自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有關嚇癰的診斷與治療詳見「腹皮癰」條目。

嚇癰,又名赫癰,是一種生於臍上三寸建裏穴處的腹皮癰。其發病原因,多因感受風寒之邪,或因飲食不節,或因勞累過度,或因外傷所致。其臨床表現,主要為腹部皮膚出現紅腫熱痛,局部有硬結,並可出現發熱、頭痛、惡寒、食慾不振等全身症狀。

治療方法

嚇癰治療的重點在於清熱解毒、消腫散結。可以使用金銀花、連翹、蒲公英、大青葉等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藥材,配合赤芍、甘草、當歸等能夠促進血液循環、化解瘀血的藥材,以及黃連、黃芩、黃柏等能夠清熱燥濕的藥材。此外,還可以外用金黃膏或紫金膏來促進嚇癰的消退。

預防方法

預防嚇癰的方法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注意飲食衛生,不要吃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
  2. 注意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3.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,避免情緒波動。
  4. 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
如果發現腹部皮膚紅腫熱痛,局部有硬結,並伴有發熱、頭痛、惡寒、食慾不振等全身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