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泄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泄是一個中醫術語,通常有以下幾種含義:

  1. 同瀉,指各種腹瀉情況。《素問.脈要精微論》中提到:「胃脈實則脹,虛則泄。」
  2. 疏通排除,使濁氣得以排出。《素問.四氣調神大論》中提到:「使氣得泄。」
  3. 用瀉法治療病症。《素問.熱論》中提到:「其滿三日者,可泄而已。」
  4. 洩露,外界機密或祕密的洩露。《靈樞.外揣》中提到:「請藏之靈蘭之室,弗敢使泄也。」
  5. 病症名稱,指筋骨受傷後變得緩慢,稱為泄。《金匱要略.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》中提到:「筋傷則緩,名曰泄。」

雖然泄的含義很廣,但在臨床上主要用於指各種腹瀉情況。泄的病因可以是飲食不節、情緒困擾、外感六淫等等,其主要症狀包括腹部脹滿、大便次數增多、糞便稀薄、顏色偏黃或白色、有臭味,可能伴隨腹痛、腹脹、噁心、嘔吐等症狀。治療泄的方法主要是清熱利濕、和胃止瀉為主,常用的方劑包括葛根芩連湯、白頭翁湯、五苓散等。

泄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等嚴重後果。因此,一旦出現泄的症狀,應盡早就醫,以免延誤病情。

預防泄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飲食要清淡,避免食用生冷、油膩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
  2. 不要暴飲暴食,應細嚼慢嚥。
  3. 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4. 注意個人衛生,常洗手。
  5. 適度運動,增強體質。

只要能夠做到以上幾點,就能有效預防泄的發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