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心陰虛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心陰虛

心陰虛,又稱心血虛,是指心臟陰液不足的病證。

病因

  • 勞神過度:過度勞累會耗傷心陰,導致心陰虛。
  • 久病或熱病:久病或熱病會耗傷心陰,導致心陰虛。

症狀

  • 心悸:心跳加快、心慌、胸悶、氣短等症狀。
  • 心煩:情緒不穩定、煩躁不安、易怒等症狀。
  • 失眠:入睡困難、睡眠淺、多夢易醒等症狀。
  • 易驚:睡眠時容易被驚醒,醒後心慌、胸悶、氣短等症狀。
  • 健忘:記憶力減退、健忘、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。
  • 盜汗:夜間睡覺時出汗,醒後汗止。
  • 低熱:體溫偏高,但不超過38℃。
  • 五心煩熱:手心、腳心、心口、後背等部位發熱、灼熱、疼痛等症狀。
  • 口乾:口腔乾燥、口渴、不想喝水等症狀。

舌象

舌紅少津,脈細數或促。

治療方法

  • 養心安神:常用中藥有天王補心丹、歸脾湯、酸棗仁湯等。
  • 滋陰補血:常用中藥有六味地黃丸、知柏地黃丸、天麻鉤藤飲等。
  • 其他治療方法:針灸、推拿、按摩、拔罐等。

預防方法

  • 避免過度勞累。
  • 注意休息,保證充足的睡眠。
  • 保持良好心態,避免情緒波動。
  •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,增強體質。
  •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,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。
  • 避免食用辛辣、刺激性食物。

心陰虛是中醫學中常見的病證,如果出現心悸、心煩、失眠、易驚、健忘等症狀,應及時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