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中醫典籍《新修本草》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《新修本草》(簡稱《唐本草》)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頒佈的藥典,全書共五十四卷,由唐朝的蘇敬等人於公元659年編撰而成。

這本書分為三個部分,包括正文、圖和圖經。其中正文有二十卷,目錄有一卷,是在《神農本草經》、《名醫別錄》和《本草經集註》等書的基礎上,進一步增補了隋代和唐代以來的一些新藥品種,並對已有的內容進行修訂和改編。正文分為九個類別,分別是玉石、草、木、禽獸、蟲魚、果、菜、米穀和有名但未使用的藥物,共收錄了850種藥物。其中,《本經》收錄的藥物按照品質的高低分為三等,並在文中朱書。

圖經有二十五卷,目錄有一卷,《新修本草圖》有七卷。在編寫本書的同時,廣泛收集全國各地所產藥物的形態和文字說明,並對其進行繪製。正文部分記述了各種藥物的性味、主治和使用方法,而圖經部分描述了藥物的形態、採集方法和炮製過程。

這本書不僅保存了一些古代本草著作的原文,還對唐代以前的藥物學成就進行了系統的總結。唐代以後,本書的正文被收錄在《經史證類備急本草》等書中,而圖經部分則早已失傳。現存的版本主要有日本仁寺藏本的十卷殘卷(十三、十四世紀抄本),以及根據這些殘卷和敦煌出土的兩種殘卷斷片重新補輯的一卷(人民衛生出版社有影印本)。

《新修本草》是一部對中醫藥學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藥典。它為後世的中醫藥學提供了重要的參考,深受中國醫學界的推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