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外寒內熱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外寒內熱是一種病證,在《傷寒論》中有詳細的描述。它指的是外表感受到寒冷,但體內卻有發熱的情況。

外寒內熱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種:

  1. 外感風寒,內生熱邪:人體在外界感染風寒之後,體內會產生熱邪。

  2. 飲食不節,過食生冷,寒邪內生:長期過食生冷食物,會導致寒邪在體內積聚,引發內部發熱。

  3. 情志不遂,肝氣鬱結,化熱生火:長期情緒不穩定或壓抑,會導致肝氣鬱結,進而引發體內發熱的症狀。

  4. 久病體虛,正氣不足,寒熱交錯:長期病虛,正氣不足時,容易出現外寒內熱的病證。

外寒內熱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發熱:多在午後或夜間加重,伴有寒戰、頭痛、身痛、四肢痠痛等症狀。

  2. 出汗:多為自汗,汗出不暢,汗出後仍感寒冷。

  3. 口乾咽燥:舌紅苔薄,脈浮數。

  4. 大便祕結,小便短赤。

針對外寒內熱,常用的治療方法是解表散寒、清熱除裡熱。常用的方藥有:麻黃附子細辛湯、葛根湯、白虎湯、黃連解毒湯等。

預防外寒內熱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
  2. 飲食宜清淡,不宜過食生冷。

  3.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
  4. 適當鍛鍊,增強體質。

如果不及時治療外寒內熱,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,甚至危及生命。因此,如果出現外寒內熱的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