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中醫典籍《外科鈐》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《外科鈐》簡介

《外科鈐》是明代張介賓撰寫的一部外科著作,共分上下兩卷。上卷為總論部分,包括經義、脈候、論證等41篇;下卷則分別記述了發背、腦疽、耳瘡等39種病證的治療方法。此外,還有《外科鈐古方》一卷,收錄於《景嶽全書》第六十四卷。

張介賓(1563-1640)是明代著名醫學家,字介賓,號景嶽,出生於浙江餘姚。他的醫學著作包括《景嶽全書》等書籍。《外科鈐》是他根據臨床實踐總結出來的外科經驗,內容豐富且論述精闢,對後世外科學的發展帶來了重大影響。

《外科鈐》的重要性

《外科鈐》在中國外科學的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。它是中國第一部系統論述外科學的專著,包含了外科經義、脈候、論證、外科手術、外科藥物、外科器械等方面的內容,對後世外科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。

這本書也是一部臨床實踐性很強的著作。張介賓在書中詳細論述了外科手術的操作方法,並提出了許多寶貴的臨床經驗。舉例來說,在治療發背時,他提出了“以膿為期,以血為度”的治療原則,強調在膿液形成後及時切開引流,避免膿液積聚引起感染。在治療腦疽時,他提出了“腦疽宜早治,不宜遲治”的治療原則,強調在腦疽早期及時治療,以免病情惡化危及生命。

此外,《外科鈐》也是一部具有很高學術價值的著作。它對後世外科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,同時對中醫外科的發展也很重要。

以下是《外科鈐》的部分內容:

  • 經義:論述外科學的基本理論。
  • 脈候:論述外科疾病的診斷方法。
  • 論證:論述外科疾病的治療方法。
  • 外科手術:論述外科手術的操作方法。
  • 外科藥物:論述外科疾病的治療藥物。
  • 外科器械:論述外科手術所使用的器械。

這些內容使得《外科鈐》成為一部高度傑出的學術著作,對後世外科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