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外丘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外丘穴

《針灸甲乙經》記載了外丘穴的位置,屬於足少陽膽經的郄穴。位於小腿外側,在外踝尖上7寸,腓骨前緣的平陽交穴。另有一種說法是位於「外踝上六寸」(《循經考穴編》)的位置。外丘穴周圍有腓淺神經和脛前動脈、靜脈的肌支。主治頭項痛、胸腹痛、腿痛、腳氣、下肢麻痹、膽囊炎、肝炎、坐骨神經痛等症狀。針刺可直接刺入皮下1-1.5寸深。使用艾炷灸時,每次3-5壯;或使用艾條灸時,每次灸燒5-10分鐘。

外丘穴位於小腿外側,當外踝尖上7寸,腓骨前緣,平陽交穴。一說在「外踝上六寸」(《循經考穴編》)。

外丘穴周圍解剖結構包括腓骨前肌、腓骨長肌、腓骨短肌、趾長伸肌、趾短伸肌以及腓骨肌腱;同時有腓淺神經和脛前動脈、靜脈的肌支。

外丘穴的主治疾病包括頭項痛、胸腹痛、腿痛、腳氣、下肢麻痹、膽囊炎、肝炎、坐骨神經痛等。

外丘穴在治療時可以結合其他穴位使用:與陽陵泉穴、三陰交穴一同治療頭項痛;與足三里穴、委中穴一同治療腿痛;與膽俞穴、期門穴一同治療膽囊炎;與太沖穴、三陰交穴一同治療肝炎;與陽陵泉穴、承山穴一同治療坐骨神經痛。

針刺外丘穴時,可直接刺入皮下1-1.5寸深。如果使用艾炷灸,每次灸燒3-5壯;如果使用艾條灸,每次灸燒5-10分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