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中醫典籍《傷寒論集註》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傷寒論集註,傷寒著作。

  1. 清代時期,張隱庵註釋《傷寒論》,高世栻纂集所成。全書共六卷,於1683年完成。根據高世栻的序言,這本書最初是由他的師父張隱庵所進行註釋的,但因為張隱庵未完成這份註釋,便在高世栻的努力下,重新整理、補充並完成了這本書。本書中尊重了王叔和、張卿子兩家的觀點,並省略了傷寒方面的例子。首先列出了六經的正文,隨後是關於霍亂、陰陽易、瘥後勞復的內容,接下來是痙濕暍汗吐後的討論,最後列舉了辨脈平脈的內容。整本書按照章節劃分,強調維護舊有的看法,並且運用運氣學說來解釋六經的病機。書中選錄了前人的一些註疏,也包含了張、高二氏的獨到見解,但有一些解釋屬於附會。

  2. 清代時期,徐赤辮理學派的成員之一,於1727年完成了《傷寒論》的註釋版本。這本書共有十卷,徐氏選取了成元己、龐安時、方有執、喻嘉言、柯韻伯、周禹載、魏荔彤等多位學者的觀點,並與自己的見解相結合,對《傷寒論》原文進行了詮釋。此外,書中還附帶了四篇補充內容,論述了傷寒相關病症以及一些雜病,還包括婦人傷寒、小兒傷寒、春溫等問題。目前有多種清代雕版印刷本和石印本的版本仍然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