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舌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舌是人體內的一個重要器官,它位於口腔內的中央位置。根據舌部的位置可以分為舌尖、舌中、舌本和舌旁。舌在中醫理論中被視為心臟的苗苗,意味著舌的狀態反映了心臟的疾病。同時,舌也負責感受味覺,如果心臟狀態良好,舌將能辨別五種味道。此外,舌與發音也有密切關係,這意味著舌的狀態可能與語音和聲音相關。因此,舌的顏色、質地、形狀以及舌苔的狀態都是中醫診斷中重要的觀察內容。

舌診是中醫診斷中重要的一環,通過觀察舌的顏色、質地、形狀以及舌苔的狀態等,可以獲得關於人體臟腑和氣血狀態的信息,從而判斷疾病的性質和位置。舌診的主要內容包括:

  • 舌質:觀察舌的顏色、光澤和濕潤程度等。正常的舌質應該是淡紅色的,舌面光滑,舌苔薄白。不同的舌質變化可以反映不同臟腑的氣血狀態,例如紅舌常見於熱證,白舌常見於寒證,黃舌常見於濕熱證,紫舌常見於血瘀證,黑舌常見於陰虛證。

  • 舌苔:觀察舌的舌苔的顏色、厚度和濕潤程度等。正常的舌苔應該是薄白色且濕潤的。舌苔的變化可以反映臟腑的功能和病變情況。例如,厚而白的舌苔常見於痰濕、水濕、脾虛等病症;厚而黃的舌苔常見於濕熱、痰熱等;厚而黑的舌苔常見於陰虛內熱、痰熱互結等;舌苔光滑無苔則常見於陰虛、氣陰兩虛等病症。

  • 舌形:觀察舌的形狀、大小和彎曲程度等。正常的舌形應該是長而薄,略呈弓形。舌形的變化可以反映臟腑狀態的變化。如舌變大,常見於痰濕、水腫等病症;舌變小,常見於氣血兩虛、陰虛等;舌偏斜,常見於肝膽疾病;舌捲曲,常見於中風、痰厥等;舌綳,常見於中風、痰厥等病症。

  • 舌動:觀察舌的顫動和震顫情況。正常舌應該是靜止的,如果舌出現震顫或顫動,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徵兆。例如,舌的顫動常見於風痰、風火等,舌的震顫常見於中風、痰厥等。

舌診是一個簡單且有效的診斷方法,可以為臨床診斷提供重要的參考。然而,舌診需要結合其他診斷方法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