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中醫典籍《神應經》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神應經,針灸著作。一卷。明.陳會撰,劉瑾校補。刊於1425年。本書系輯取陳會所撰的《廣愛書》(針灸著作,十二卷。今佚。)之精要而成。主要取用119穴,編成歌訣和插圖,並附以折量法、補瀉直訣、取穴圖說、諸病配穴以及針灸禁忌等。現有明刻本等。

神應經,又名《神應經針灸歌訣》,是明代醫家陳會所著的一部針灸學著作。該書主要取用119穴,編成歌訣和插圖,並附以折量法、補瀉直訣、取穴圖說、諸病配穴以及針灸禁忌等。

神應經是一部重要的針灸學著作,對後世的針灸學研究和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

以下是神應經中關於針灸穴位的部分內容:

手太陰肺經

肺俞穴,在背部,第3胸椎棘突下,旁開1.5寸。

[大椎](/dic/1810)穴,在項部,第7頸椎棘突下,旁開1.5寸。

中府穴,在胸部,第2肋間隙,前正中線旁開6寸。

雲門穴,在胸部,第3肋間隙,前正中線旁開5寸。

天府穴,在胸部,第4肋間隙,前正中線旁開4寸。

俠白穴,在胸部,第5肋間隙,前正中線旁開3寸。

尺澤穴,在肘部,肱骨內側下端,大陵穴下1寸。

太淵穴,在腕部,橈骨莖突上方,腕橫紋中。

列缺穴,在腕部,橈骨莖突上方,腕橫紋外側端。

孔最穴,在肘部,肱骨內側下端,大陵穴下2寸。

少商穴,在手掌,拇指橈側端,[指甲](/dic/19506)根角側。

神應經中關於針灸手法的部分內容:

針刺法

針刺法是針灸治療的主要方法之一,是指用針刺人體穴位,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。針刺法有著悠久的歷史,在《黃帝內經》中就有記載。針刺法具有疏通經絡、調和氣血、扶正祛邪的作用。

針刺的部位一般是人體的穴位,穴位是經絡的匯聚之處,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。針刺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經絡、調和氣血的作用。

針刺的深度一般是根據穴位的深度來決定的,淺刺一般在皮膚表面,深刺一般在肌肉層。針刺的角度一般是垂直或斜刺。

針刺的時間一般是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體質來決定的,一般在10-30分鐘左右。

[灸法](/dic/6378)

灸法是針灸治療的主要方法之一,是指用艾條在人體穴位上熏灼,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。灸法具有溫經散寒、通絡止痛、補益氣血的作用。

灸法的部位一般是人體的穴位,穴位是經絡的匯聚之處,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。灸法可以起到溫經散寒、通絡止痛、補益氣血的作用。

灸法的時間一般是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體質來決定的,一般在5-10分鐘左右。

艾條的溫度一般是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體質來決定的,一般在300-400℃左右。

灸法的手法一般是點灸、雀啄灸、回旋灸、溫灸、隔姜灸等。

神應經中關於針灸禁忌的部分內容:

針灸禁忌

針灸治療雖然具有良好的療效,但也有一定的禁忌症,如果不注意,可能會引起不良後果。

針灸禁忌症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