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失音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失音

失音,中醫名詞,又稱喑,是指聲音嘶啞或不能發聲的一種病證。

病因

失音的病因多為外感風寒、內傷勞損、情志抑鬱等。

  • 外感風寒:多因風寒之邪侵襲肺系,閉塞氣道,導致聲音嘶啞或失音。
  • 內傷勞損:多因肺腎陰虛,津枯血燥,聲帶失潤,導致聲音嘶啞或失音。
  • 情志抑鬱:多因情志不暢,肝氣鬱結,氣機不暢,導致聲音嘶啞或失音。

臨床表現

失音的臨床表現主要為聲音嘶啞或不能發聲。

  • 外感風寒者:常伴有咳嗽、鼻塞、流涕、頭痛等症狀。
  • 內傷勞損者:常伴有腰膝酸軟、乏力、失眠多夢等症狀。
  • 情志抑鬱者:常伴有胸悶、心煩、失眠等症狀。

診斷

失音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結合病史、體格檢查等進行綜合判斷。

治療

失音的治療根據病因和臨床表現,可分為外感風寒、內傷勞損、情志抑鬱等不同治療方法。

  • 外感風寒者:可用三拗湯、桑杏湯等方治療。
  • 內傷勞損者:可用清音湯、百合固金湯等方治療。
  • 情志抑鬱者:可用逍遙散、甘麥大棗湯等方治療。

預防

失音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注意保暖,避免受涼。
  2. 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3.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4. 適當鍛鍊,增強體質。
  5. 定期體檢,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