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濕熱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濕熱是中醫學中的一個病因學名詞,指的是一種病邪,其中濕和熱相互結合。這種邪氣可以引起脾胃、肝膽、下焦大腸和膀胱等臟腑以及皮膚筋脈的病證。

根據《素問.生氣通天論》的記載:「濕熱不攘,大筋軟短,小筋弛長,軟短為拘,弛長為痿。」

濕熱證是指由於濕熱在體內或外感濕熱的原因,導致人體臟腑功能失調,出現一系列症狀的病證。其主要臨床表現包括:發熱、口渴、多汗、尿液短且呈紅色、大便溏薄、胸悶腹脹、噁心嘔吐、食慾不振、舌苔黃膩、脈搏滑數等。

治療濕熱證的主要方法是清熱利濕、解毒消暑。常用的方劑有:

  • 五苓散: 主要由白朮、茯苓、豬苓、澤瀉和桂枝組成。具有利水滲濕、健脾和胃的作用。適用於濕熱內蘊引起的胸悶腹脹、尿液不利和大便溏薄等症狀。
  • 茵陳蒿湯: 主要由茵陳蒿、大黃、黃芩、梔子、木通、滑石和甘草組成。具有清熱利濕、退黃消毒的作用。適用於濕熱蘊結引起的黃疸、尿液短赤和大便溏薄等症狀。
  • 三仁湯: 主要由白扁豆、薏苡仁和冬瓜仁組成。具有清熱利濕、健脾和胃的作用。適用於濕熱內蘊引起的胸悶腹脹、尿液不利和大便溏薄等症狀。

預防濕熱證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
  •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,注意個人清潔。
  • 飲食宜清淡,不要攝入辛辣、油膩、生冷等刺激性食物。
  • 適度運動,增強體質。
  • 避免在高溫、潮濕的環境中長時間工作或生活。

濕熱證是一種常見的病證,如果出現相關症狀,應盡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