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中醫典籍《暑症發源》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暑症是中醫學病名,屬於夏季內外感熱病證。暑邪是指夏季陽氣過盛所形成的一種病邪。暑症的發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• 外感暑邪:夏季氣溫高,暑熱之氣盛行,人體若長時間在高溫環境中活動,或過食生冷寒涼食物,容易感受暑邪引起暑症。
  • 內生暑邪:由於體質虛弱、過度勞累、飲食不節或情志不遂等原因,導致脾胃功能失調,水濕內停,形成濕熱,也容易引起暑症。
  • 暑熱與其他病邪合邪而致:暑熱與其他病邪相互作用,如暑憩濕邪合邪則引起暑濕症,暑熱與寒邪合邪則引起暑寒症,暑熱與風邪合邪則引起暑風症,暑熱與燥邪合邪則引起暑燥症。

暑症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• 發熱:是暑症主要症狀,常有高熱,可達40℃以上,伴隨頭痛、煩躁、口渴、汗出不暢等症狀。
  • 出汗:暑症患者常有大汗淋漓的表現,但汗出不暢,汗液黏稠,不易蒸發,易導致體內水分過多流失,出現脫水、電解質紊亂等症狀。
  • 口渴:暑症患者常有口渴、喜冷飲的現象,但飲水後不易緩解。
  • 煩躁不安:暑症患者常有煩躁不安、心煩意亂、睡眠不佳等症狀。
  • 其他症狀:暑症患者還可能出現頭暈、嘔吐、腹瀉、胸悶、氣短等症狀。

暑症的治療主要以清熱解暑、養陰生津為主,常用方藥有:

  • 白虎湯:用於治療外感暑熱症狀,如高熱、煩躁、口渴、汗出不暢等。
  • 清暑益氣湯:用於治療暑熱傷津症狀,如高熱、口渴、汗出不暢、心煩、倦怠等。
  • 三仁湯:用於治療暑濕症狀,如高熱、煩躁、口渴、汗出不暢、胸悶、腹脹等。
  • 越鞠飲:用於治療暑熱傷陰症狀,如高熱、煩躁、口渴、汗出不暢、心煩、倦怠、舌紅少津、脈細數等。

暑症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• 避免在高溫環境中長時間活動。
  • 注意飲食衛生,避免吃生冷寒涼食物。
  •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• 適當鍛鍊身體,增強體質。
  • 在暑熱季節,可以適當服用一些清熱解暑、養陰生津的中藥,如金銀花、薄荷、藿香、佩蘭等。

暑症是夏季常見的疾病,若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