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熱結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3-11-20

名詞介紹


熱結[1],病證名。指熱邪[2]聚結而出現的病變。如熱結於胃腸,則出現腹滿[3]實痛、大便燥結[4]、甚則潮熱[5]譫語[6]舌紅苔黃、脈沉實等症。若邪熱搏結於血分,則出現蓄血證,症見少腹急結或硬滿、譫語或發狂善忘、便溏黑等。

溫病條辨》:「熱結旁流,非氣之不通,不用枳樸,獨取芒硝入陰以解熱結。」

傷寒論.辨太陽病脈證並治》:「太陽病不解,熱結膀胱,其人如狂,血自下,下者愈。」

熱結的病因病機

熱結的病因,主要有內因外因兩方面。內因主要包括臟腑功能失調,如脾胃虛弱,運化失常,可導致熱邪內生;肝鬱化火,可導致熱邪上蒸;腎陰虧虛,可導致虛熱內生。外因主要包括感受外邪,如感受暑熱之邪,可導致熱邪內生;感受溫熱之邪,可導致熱邪內生。

熱結的臨床表現

熱結的臨床表現,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發熱,多為高熱,可伴有寒戰口渴煩躁、尿黃等症。

  2. 頭痛,多為脹痛,可伴有頭暈目赤耳鳴等症。

  3. 咳嗽,多為乾咳,可伴有痰少、痰黃、胸悶、氣短等症。

  4. 咽喉腫痛,多為乾燥、灼熱、疼痛,可伴有聲音嘶啞、吞咽困難等症。

  5. 胸悶,多為氣短、胸痛,可伴有心悸心煩等症。

  6. 腹脹,多為腹部脹滿、疼痛,可伴有大便乾燥、便秘等症。

  7. 便秘,多為大便乾燥、排便困難,可伴有腹痛、腹脹等症。

  8. 尿黃,多為尿色黃、尿量減少,可伴有腰酸腿痛等症。

  9. 舌紅,多為舌質紅、舌苔黃,可伴有脈數、舌質乾燥等症。

熱結的診斷

熱結的診斷,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結合中醫四診進行辨證。

  1. 望診:可見面色潮紅、目赤、口唇乾燥、舌紅、苔黃等症。

  2. 聞診:可聞到口臭、尿臭等症。

  3. 問診:可詢問患者有無發熱、頭痛、咳嗽、咽喉腫痛、胸悶、腹脹、便秘、尿黃等症狀。

  4. 切診:可見脈數、舌質乾燥等症。

熱結的治療

熱結的治療,以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為主。常用中藥有黃連黃芩大黃、芒硝、白茅根赤芍、丹皮、生地黃等。

熱結的預防

熱結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注意飲食,避免過食辛辣、油膩、生冷等食物。

  2. 注意休息,避免熬夜、勞累。

  3. 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激動。

  4. 適當鍛鍊,增強體質。

  5. 定期體檢,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

參考資訊


  1. 熱結_熱結的治療_醫學百科

  2. 热邪_百度百科

  3. 腹满_百度百科

  4. 大便燥結_大便燥結的治療_醫學百科

  5. 潮熱 - A+醫學百科

  6. 谵语(病症)_百度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