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氣陰兩虛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氣陰兩虛是指人體正氣虛弱,既有氣虛,又有陰虛的病理狀態。它常見於熱性病過程中,熱在氣分,汗出不徹,久而傷及氣陰;或熱盛耗傷津液,氣隨液脫;或溫熱病後期及內傷雜病,真陰虧損,元氣大傷。此外,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也會出現氣陰兩虛。氣陰兩虛的主要症狀包括口渴、氣短等。在治療上,宜益氣生津養陰。

根據《素問·陰陽應象大論》,陰陽是天地之道,是萬物之綱紀,也是生死之本。氣陰作為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,氣為陽,陰為陰,兩者相互依存,相互制約,共同維持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。

氣陰兩虛的病因主要可以歸納為先天不足、後天失養、情志不遂和外感六淫四個方面。先天不足包括父母遺傳、先天體質虛弱等;後天失養包括飲食不節、勞逸失度、久病不愈、大病久瘵等;情志不遂包括情感壓抑、氣憤、憂思過度等;外感六淫是指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等外界因素侵襲人體所引起的。

治療氣陰兩虛的原則是益氣生津養陰。常用的方藥有六味地黃丸、知柏地黃丸、天王補心丹、玉屏風散、生脈散、參麥飲等。

預防氣陰兩虛的方法主要包括注意飲食調養、適度休息、保持良好的心情、適度運動、定期進行體檢等。

如果出現氣陰兩虛的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便及時治療,避免耽誤病情,影響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