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氣鬱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3-11-20
名詞介紹
氣鬱,中醫[1]病證名。出《素問[2].六元正紀大論》。因情志不舒,氣機[3]鬱結所致。證見胸滿[4]脅痛,噫氣[5]腹脹。治宜行氣解鬱,用氣鬱湯、木香調氣散、七氣湯、越鞠丸等方。氣鬱生痰者,用溫膽湯、半夏厚樸湯、上下分消導痰湯。氣鬱化火者,用加味逍遙散等方。即氣機鬱結,多與情志刺激、氣血失調有關,臨床多指肝氣鬱結而言。主要症狀有胸悶脅痛、急躁易怒、食欲不脈、月經不調、脈沉濇等。參見「肝氣鬱結」條。
氣鬱的症狀:
1.胸悶脅痛:胸悶是指胸部脹悶不舒服,脅痛是指肋下兩側疼痛。氣鬱會導致胸悶脅痛,因為氣機鬱結,氣血運行不暢,導致胸部脹悶不舒服,肋下兩側疼痛。 2.噫氣腹脹:噫氣是指打嗝,腹脹是指腹部脹滿。氣鬱會導致噫氣腹脹,因為氣機鬱結,氣血運行不暢,導致胃腸道功能紊亂,出現噫氣腹脹的症狀。 3.急躁易怒:急躁是指情緒急躁,易怒是指容易發怒。氣鬱會導致急躁易怒,因為氣機鬱結,氣血運行不暢,導致肝氣鬱結,肝氣鬱結會導致情緒不穩定,出現急躁易怒的症狀。 4.食欲不脈:食欲不振是指食慾下降,脈沉是指脈搏沉緩。氣鬱會導致食欲不振,脈沉,因為氣機鬱結,氣血運行不暢,導致胃腸道功能紊亂,出現食欲不振,脈沉的症狀。 5.月經不調:月經不調是指月經周期不規律,經量過多或過少,經期延長或提前。氣鬱會導致月經不調,因為氣機鬱結,氣血運行不暢,導致子宮功能紊亂,出現月經不調的症狀。 6.脈沉濇:脈沉是指脈搏沉緩,濇是指脈搏澀滯。氣鬱會導致脈沉濇,因為氣機鬱結,氣血運行不暢,導致脈搏沉緩澀滯。
氣鬱的治療方法:
氣鬱的治療方法,主要是行氣解鬱。行氣解鬱的方法有很多,常用的有以下幾種:
1.藥物治療:常用的中藥有柴胡、白芍、枳實、香附、鬱金等。這些中藥可以疏肝理氣,行氣解鬱。 2.針灸治療:常用的針灸穴位有太沖、期門、中脘、足三里等。這些穴位可以疏肝理氣,行氣解鬱。 3.推拿按摩:常用的推拿手法有揉肝、推胸、按摩腹部等。這些手法可以疏肝理氣,行氣解鬱。 4.食療:常用的食療方有山楂粥、玫瑰花茶、佛手柑茶等。這些食療方可以疏肝理氣,行氣解鬱。
氣鬱的預防方法:
1.保持良好的情緒,避免情緒激動。 2.注意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。 3.飲食清淡,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。 4.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 5.定期體檢,早發現早治療。
參考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