味覺減退喪失怎麼辦?從中醫證候,經絡與中藥理解!

- 最後更新:2023-09-01
關於味覺減退的3D經絡穴道分析:點選開啟

從現代醫學觀點看味覺減退


味覺減退

喪失味覺」是指長期性的吃東西時,感覺愈來愈沒味道,或口味愈來愈重。

在現代醫學的立場看來原因很多,例如:感冒病毒入侵、過敏性鼻炎、抽菸過多、糖尿病、甲狀腺功能過低、慢性肝炎或腎病、乾燥症、口腔癌、...等等。

以新冠疫情為例,在各國統計下發現,新冠病毒造成嗅覺喪失約20%-85%,味覺喪失也高達88%。全球約5%在染疫6個月後,仍受嗅覺及味覺喪失所苦,同時女性較難恢復。

其中最常認為是「退化」所造成,老人對於味覺的敏感度比年輕時降低了4-10 倍。根據美國2012年的一項大規模調查,約5%的人有味覺障礙,且老年人較多。

不少藥物的副作用,也會造成味覺喪失。例如:抗高血壓藥、糖尿病藥、抗抑鬱藥、抗生素...等。

通常味覺與嗅覺減退症狀都會是一起發生,因此有人發現通常鼻塞症狀消失後味覺異常狀態就能改善。

綜合以上原因看來,如果是臨時出現的味覺喪失,除了病毒性感冒之外就很有可能找不出原因,這時候可以參考中醫的概念,依然對於改善很有幫助。

從中醫的觀點看味覺減退


口淡無味絕對是困擾中國人上千年的症狀,古人就有這個困擾。古代中醫稱味覺衰退為「口淡無味」、「口淡」、「口不知味」,是自覺口內發淡,而無法嘗出飲食滋味而言,一般都會伴隨脾胃障礙、食欲不振相關症狀。

所以,味覺異常在古人看來就是典型的「脾胃病」的其中一個症狀,若從經絡的角度來看,通往舌頭的經絡很多。

依照經絡權威藺雲桂的《經絡圖解》一書所述,通過咽喉、舌部的經絡總共有經脈9條、絡脈及別絡11條,影響舌頭的主要經絡,就是心經(心包經)、脾經與腎經。

同時,通往喉嚨的經絡(肝經、肺經、胃經、大腸經、膽經、任脈、衝脈),異常的時候也會影響到舌頭。

當這些經絡因為某種原因氣血不足時(例如:秋天乾燥嚴重傷肺),也會造成口淡無味。

中醫觀察口淡無味,可能有以下原因:

1. 外感風寒、風濕、風熱

當外感風寒、風濕、風熱之邪時,造成所謂的表證,會導致脾胃之氣鬱滯,也會出現口淡無味、食慾不佳,伴隨其他感冒症狀,例如:頭痛、全身痛、流鼻涕、咳嗽...等等。

這個結論與現代醫學觀察是一致的,多數人的暫時味覺減退,通常會發生在感冒的時候,等到感冒康復之後味覺又漸漸恢復,這是各種年齡層都可能發生的。

感冒的時候身體的一些經絡就會出現阻礙,因此要繼續從經絡來深入理解。

2. 脾胃虛弱

傳統中醫認為最可能出現慢性口淡無味的原因,就是是「脾胃氣虛」,體內陽氣不升所造成。同時還會伴隨食慾不振、疲勞、短氣乏力,肚子脹氣、大便溏瀉、舌淡苔薄,脈緩弱...等等症狀。

這個脾胃氣虛是一個抽象的概念,運用經絡檢測就簡單多了,如果看到脾經與胃經同時虛證,再開啟3D模式之後就會發現,整個身體都是藍色,代表嚴重瘀阻。

除了整個胸部腹部經絡嚴重阻塞之外,從分支看來,通往舌部的經絡也是阻塞。

脾經與胃經虛證時,通往舌部的經絡阻塞
脾經與胃經虛證時,通往舌部的經絡阻塞

因此,當一個人脾胃虛弱的時候,除了會出現各種脾胃不舒服症狀,也有機會出現口淡無味的現象。這完全不是單純舌頭的問題,而是全身性的經絡氣血阻塞現象

3. 濕氣困脾胃(濕阻中焦)

傳統中醫認為,濕氣經常是造成脾胃疾病的主因,因為脾臟最怕濕氣,而體內濕氣重的人,會因為濕阻中焦造成「濕困脾胃」,這經常是造成口淡無味的主因。

脾臟是個抽象概念,但是「脾經」就容易理解多了。《黃帝內經》上提到脾經「上膈,挾咽,連舌本,散舌下」、「足太陰之正...上結於咽,貫舌中」、「是動則病、舌本強....是主脾所生病者,舌本痛,體不能動搖,食不下」

書中明確指出,脾經異常時會明顯造成舌頭的問題, 因此中醫的舌診,也可以說主要就是在看脾胃的問題

若從3D銅人來理解濕氣造成脾胃障礙,更是簡單明瞭。從下圖可以清楚看出,腹中濕氣重時,就會阻礙脾經能量往上,造成脾經通往舌頭的分支出現障礙

脾經虛證時,最容易出現口淡無味的現象
脾經虛證時,最容易出現口淡無味的現象

2022年9月初,由於台灣地區持續下雨,白天又炎熱,大家都可以感受到天氣非常的濕熱難受。

某會員W小姐,在進入夏季之後經絡一直呈現完整的鐵三角狀態,也就是脾經嚴重虛證,這個現象一直持續到8月底依然不變。

在9月初的時候她與朋友相約吃飯,發現自己的味覺減退一大半,回家查了中醫書籍後發現,書上提到「濕困脾胃」是造成口淡無味的主因。

當天她幫自己進行經絡檢測(見下圖),果然脾經依然是嚴重虛證。

2022年9月出現味覺減退現象
2022年9月出現味覺減退現象

這個味覺減退,在她持續服用「小柴胡湯」+「平胃散」大約3-5天之後明顯得到改善,同時之後天氣也漸漸乾燥,這也是要靠老天爺的力量,此案例詳細紀錄可以閱讀這篇文章

在2022年5月之後,台灣地區有非常大量的人被感染新冠病毒,由於當時天氣炎熱,較高機率染疫者的經絡圖,都是呈現所謂的「鐵三角」經絡型態(詳細閱讀),有一定比例的人雖然康復了,脾經依然虛證,因此所謂的新冠後遺症包含味覺減退,也就不讓人意外了

4. 氣陰兩虛

中醫還認為氣虛、陰虛時也會造成口淡,伴隨口乾舌燥、疲勞、氣短乏力,舌紅苔少,脈細數無力...等症狀,這通常容易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。

這也是所謂的退化性味覺喪失。這種經絡型態,可以說是長達幾十年脾經虛證,且完全不理會它所造成的一種現象。

所謂的退化性疾病,從經絡角度來看,就是長期不注重養生,或是沒有特別針對經絡來養生的最終結果,其實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時間來加以預防。可惜的是,大家從小到大都沒有被教育「經絡」這個概念。

5. 心血虛、痰迷心竅

由於「心開竅於舌」,中醫提到心血虛時也會舌不知味,同時出現心悸、失眠多夢、眩暈、健忘、面色淡白無華,舌質淡,脈細弱。

痰迷心竅時也會出現口淡無味,這是指痰濁阻遏心神,引起意識障礙,出現神識模糊、精神抑鬱或舉止失常、喃喃自語,或昏倒於地、不省人事的現象,這時也會出現味覺減退。

上面提到,心經異常也是造成味覺喪失的一條經絡,而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看來,天氣愈冷時愈有機會出現心經與心包經虛證這種現象。而在每年7-9月天氣最熱的時候,這兩條經絡也會突然間能量低下,這都是需要注意的時間點

心經與心包經同時出現虛證的經絡現象
心經與心包經同時出現虛證的經絡現象

造成味覺喪失的主因,通常就是經絡阻塞所造成的,因此在多數短暫性的味覺減退,只要持續疏通心經、脾經、肝經與腎經,就可以改善一大半

平時只要準備一支拍打棒,或是疏筋棒,經常疏通這4條經絡,隨著節氣的改變,就會自然改善,甚至連藥物都不需要服用。

由於濕氣是造成脾胃經絡阻塞的主要原因,因此居家環境要多開除濕機,少喝寒涼冰水,或是瓜果類食物,溫暖腹部讓經絡氣血疏通,服用去濕氣中藥或食物,更可以快速改善體內濕氣太重的現象,可以參考這篇文章

相關的10個中醫證候與中藥方劑


載入中...

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


依照部分會員的觀察,鐵三角經絡型態脾經長期虛證,久了造成心脾兩虛體質現象時,最容易出現味覺衰退。同時這種經絡現象容易出現「肝脾不調」、「肝腎不調」的經絡變化型,最容易出現在中老年人身上,因此年齡與味覺衰退成正相關。

在冬天時,肺經、大腸經、膽經、胃經、脾經、腎經、肝經時常同步出現虛證時,有些人也會發現出現味覺衰退現象。

 

載入中...

改善味覺減退的23個中藥方劑清單


與味覺減退的相關症狀或疾病


關於味覺減退之相關中醫典籍


  • 本文主要參考《中醫症狀鑑別診斷學》所撰寫而成。
  • 《景岳全書/卷二十六》:「即如口淡一證,凡大勞大瀉大汗大病之後,皆能令人口淡無味,亦豈皆胃火使然耶!故凡臨此者,但察其無火證火脈則不宜以勞傷作內熱,而妄用寒涼。」「思慮勞倦,色欲過度者,多有口苦舌燥飲食無味之證。此其咎不在心脾,則在肝腎。」
  • 《靈樞/脈度》:「心氣通於舌,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……脾氣通於口,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。」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