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ncient Disease Acupuncture Treatment

中醫古典籍記載「眩暈」的經絡穴道清單(附原文)

眩暈是中醫古代疾病的一種,主要症狀為頭暈目眩,眼前發黑,站立不穩,甚至嘔吐。中醫認為,眩暈多由肝腎不足、痰濕阻滯、風邪上擾等原因引起。

肝腎不足型眩暈:多見於老年人,症狀為頭暈目眩,耳鳴耳聾,腰膝酸軟,腿腳無力,舌淡苔白,脈沉細。

痰濕阻滯型眩暈:多見於肥胖、痰多的人,症狀為頭暈目眩,噁心嘔吐,胸悶腹脹,舌苔白膩,脈滑。

風邪上擾型眩暈:多見於體質虛弱、外感風邪的人,症狀為頭暈目眩,眼前發黑,耳鳴耳聾,面色蒼白,四肢冰涼,舌淡苔白,脈浮緊。

治療眩暈,中醫常用以下方法:

  • 滋補肝腎:可用六味地黃丸、天麻鉤藤飲等。
  • 化痰散結:可用半夏白朮天麻湯、旋覆代赭湯等。
  • 祛風通絡:可用天麻鉤藤飲、平肝潛陽湯等。

眩暈是中醫古代疾病,但至今仍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。在治療時,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,辨證施治,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。相關經絡穴道清單及中醫典籍原文如下:

頭維

頭維

  • 1.《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》:「頭維:在額角髮際,沿皮向下透至懸釐,是穴在額角。疼痛瀉,眩暈補。灸二七壯愈。
  • 2.《針灸大成》:「攢竹宜瀉,頭維入一分,沿皮透兩額角,疼瀉,眩暈補。
  • 3.《針灸學綱要》:「頭維,額角入髮際一寸五分。俗為米嚼。○主治頭痛。眩暈。
  • 4.《針方六集》:「頭維,穴在額角盡處,入發陷中。針入一分,沿皮斜向下透懸顱穴。兩額角疼瀉,眩暈補,可灸二七壯。

懸釐

懸釐

  • 1.《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》:「頭維:在額角髮際,沿皮向下透至懸釐,是穴在額角。疼痛瀉,眩暈補。灸二七壯愈。

攢竹

攢竹

  • 1.《針灸大成》:「攢竹宜瀉,頭維入一分,沿皮透兩額角,疼瀉,眩暈補。

膻中

膻中

  • 1.《針灸大成》:「嘔吐痰涎,眩暈不已:膻中中魁豐隆。
  • 2.《針灸大成》:「答曰:『此症有痰飲停於胃脘,口吐清涎,眩暈,或三日、五日,不省人事,不進飲食,名曰醉頭風。先去其氣,化痰調胃進食,然後去其風痛也。中脘膻中三里風門。』
  • 3.《針灸逢源》:「嘔吐痰涎眩暈,膻中,中魁,豐隆

豐隆

豐隆

  • 1.《針灸大成》:「嘔吐痰涎,眩暈不已:膻中中魁豐隆。
  • 2.《針灸逢源》:「嘔吐痰涎眩暈,膻中,中魁,豐隆

中脘

中脘

  • 1.《針灸大成》:「答曰:『此症有痰飲停於胃脘,口吐清涎,眩暈,或三日、五日,不省人事,不進飲食,名曰醉頭風。先去其氣,化痰調胃進食,然後去其風痛也。中脘膻中三里風門。』
  • 2.《針灸學綱要》:「刺合谷之二穴而愈。所謂禁穴。亦未嘗見其害。反得奇效者。不可舉數焉。然則其為妄誕。可不辨而知矣。竊以為對症而治。無所謂禁穴。治不對證。或治不得法。周身皆禁穴也。何者。雖至刺如中脘上脘之穴。不能手法。則或聚成塊或腫痛或出血。不可忍。或發驚。或成眩暈。

風門

風門

  • 1.《針灸大成》:「答曰:『此症有痰飲停於胃脘,口吐清涎,眩暈,或三日、五日,不省人事,不進飲食,名曰醉頭風。先去其氣,化痰調胃進食,然後去其風痛也。中脘膻中三里風門。』

肝俞

肝俞


神庭

神庭


天府

天府

  • 1.《針灸問答》:「答:天府腋下三寸求,肘腕五寸上側取,四分禁灸何病治,暴痹衄血中風侶。(注:天府穴,在腋下三寸,臂內上側,去肘腕上五寸動脈中,用鼻尖點墨到處是穴。四分,禁灸。主治暴痹,口鼻衄血,中風邪,飛屍惡症,寒熱瘧,目眩暈,癭氣等症。)

五處

五處

  • 1.《勉學堂針灸集成》:「_五處_,在曲差後五分。針三分、留七呼,灸三壯。《甲乙經》曰:不可灸。主治脊強反折,瘛瘲,頭痛,戴眼眩暈,目視不明。

曲差

曲差

  • 1.《勉學堂針灸集成》:「_五處_,在曲差後五分。針三分、留七呼,灸三壯。《甲乙經》曰:不可灸。主治脊強反折,瘛瘲,頭痛,戴眼眩暈,目視不明。

上脘

上脘

  • 1.《針灸學綱要》:「刺合谷之二穴而愈。所謂禁穴。亦未嘗見其害。反得奇效者。不可舉數焉。然則其為妄誕。可不辨而知矣。竊以為對症而治。無所謂禁穴。治不對證。或治不得法。周身皆禁穴也。何者。雖至刺如中脘上脘之穴。不能手法。則或聚成塊或腫痛或出血。不可忍。或發驚。或成眩暈。

合谷

合谷

  • 1.《針灸學綱要》:「刺合谷之二穴而愈。所謂禁穴。亦未嘗見其害。反得奇效者。不可舉數焉。然則其為妄誕。可不辨而知矣。竊以為對症而治。無所謂禁穴。治不對證。或治不得法。周身皆禁穴也。何者。雖至刺如中脘上脘之穴。不能手法。則或聚成塊或腫痛或出血。不可忍。或發驚。或成眩暈。

陽交

陽交

  • 1.《針方六集》:「陽交二穴,主寒厥膝胻不收,轉筋痹痛,陰虛眩暈,喉痹,面腫,胸脅腫滿,驚狂疾走。

飛揚

飛揚

  • 1.《針方六集》:「飛揚二穴,主痔腫體重,不能起坐行立,腳腨酸腫,走痹手足不得屈伸,歷節汗出,頭背痛,目眩暈,鼽衄,齁䶎癲疾,寒瘧。

懸顱

懸顱

  • 1.《針方六集》:「頭維,穴在額角盡處,入發陷中。針入一分,沿皮斜向下透懸顱穴。兩額角疼瀉,眩暈補,可灸二七壯。